【減肥】澱粉類長期拒吃復胖機會高 10大優質碳水化合物助瘦身

撰文:尹嘉蔚來源:香港01
2018-12-07 00:00更新:2019-12-30 08:11

減肥期間,我們都怕吃碳水化合物(澱粉),然而,碳水化合物真有這麼差勁嗎?

「精製」碳水化合物,經過高度加工,已經喪失了原來的膳食纖維,它們在人體內的消化過程與糖類接近,會被身體迅速地消化和吸收,提高血糖水平,於是促進人體分泌胰島素來應對。我們應該避開「精製」碳水化合物,但選對了優質的高纖維碳水化合物,反而有助減重、降低罹患慢性病的風險。營養師提醒,如果長期拒吃碳水化合物導致攝取不足,可能引發以下四大健康危機:
選對了優質的高纖維碳水化合物,反而有助減重、降低罹患慢性病的風險。(GettyImages)
選對了優質的高纖維碳水化合物,反而有助減重、降低罹患慢性病的風險。(GettyImages)
1.酮酸中毒:碳水化合物是提供身體能量的首選,假如攝取不足,身體會自我調節,改為燃燒脂肪來提供能量,雖然可以加快減重,但也會導致「酮體」產生,嚴重恐造成酮酸中毒。強調極低碳水化合物的「生酮飲食」或「低碳水化合物減重法」,非人人適用。
2.認知力變差:腦細胞需要葡萄糖作為能量,美國有研究發現,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,可能造成供應腦細胞的葡萄糖不足,對學習、記憶和思考力造成不良影響。
3.復胖機率高:如果長期攝取碳水化合物不足,使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及脂質攝取不均,無法促進健康,還會引起脂肪代謝紊亂,易導致脂肪愈積愈多和增加復胖機會。
4.增加糖尿病的風險:長期攝取不足的碳水化合物,胰島素的分泌量和敏感度也下降,減弱葡萄糖的降解功能,降解不了的糖分會滯留在血液內,易導致血糖升高,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。
減肥時應避免食用精製的加工碳水化合物,宜食用纖維高的碳水化合物,例如南瓜、豆類和甘薯類,滿足對碳水化合物的渴望,也不會增加額外的體重。(GettyImages)
減肥時應避免食用精製的加工碳水化合物,宜食用纖維高的碳水化合物,例如南瓜、豆類和甘薯類,滿足對碳水化合物的渴望,也不會增加額外的體重。(GettyImages)
減肥時應避免食用精製的加工碳水化合物,像白麪包及白米。相反,宜食用纖維高的碳水化合物,例如南瓜、豆類和甘薯類,可以滿足對碳水化合物的渴望外,也不會增加額外的體重。
按圖了解不會增加額外體重的10大優質碳水化合物及原因:
參考資料:Insider/華人健康網/紐約時報中文網

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、療法、建議只供參考,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、診斷或診治。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,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