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坐月
婦女在產後6至8週為「坐月」期,古語有云「百骸空虛」,由於產婦在分娩時耗氣失血,而產後子宮尚未康復時,又需要分泌乳汁哺育嬰兒,身體會氣血虛弱 。
瀏覽全文
最新文章
坐月飲食丨麻油雞防過度温補要點煮?中醫推介1款茶改善產後抑鬱
精選
2024-07-09
坐月攻略|產後調理四大階段 進補方式各有不同 附月子餐推介貼士
精選
2024-02-28
坐月湯水|坐月宜祛瘀生新 螺頭百合粟米湯助排清惡露 健脾胃
精選
2024-01-19
坐月湯水|陪月員教煲黨參南棗鷓鴣湯助健脾溫補、補氣血
精選
2024-01-12
新手媽欲住月子中心 奶奶斥「嘥錢」要在家坐月 娘家霸氣1招KO
精選
2023-02-24
【破而後立】產後坐月必不可少 一文拆解坐月常見煩惱
2023-02-22
坐月|產後不宜立即進補 醫揭坐月三大階段 滋陰補氣要視身體狀況
精選
2023-02-16
產後乳汁分泌較少 中醫如何協助產後婦女催乳?
2022-01-26
產後催乳│四大皇牌服務陪伴新手媽媽 產前中後全方位身心護理
2022-01-26
05:17
準媽媽必睇!中醫傳授孕婦安胎、產後坐月食療重點及調理秘訣
精選
2021-11-15